“下班干什么?”
“去转转。”
“去宽巷子转一转啊!”
(资料图)
这是一条被呼和浩特市人
反复提及的神奇巷子
想吃时令食物
元宵、粽子、月饼
去宽巷子
想吃传统小吃
稀果干、茶汤、干佃
去宽巷子
想吃特色美食
焙子、烧麦、酱牛肉、羊杂碎
去宽巷子
宽巷子
在呼和浩特小有名气
全市最著名的一些老字号和知名店面
基本都集中于此
每当夜幕降临
宽巷子总能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食客们
如今这条老街巷
已经华丽变身
宽巷子从美食街
升级为步行街
左右滑动 /
羊肉串
馓子
糖麻叶
稀果干
来呼和浩特,必打卡宽巷子
“尝尝这个,我特意跑去宽巷子买的”
这里是老呼市人招待客人
迎接节日
以示隆重的地方
这里也是游客了解呼和浩特
品尝正宗口味的第一站
“去宽巷子打个卡吧”
不管是当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
宽巷子的传统风味美食
总能满足你的味蕾
1
羊肉串
细数呼和浩特烧烤届的扛把子
宽巷子里的烧烤
虽然不是开业最早的
但却因为最好吃“圈粉”无数
内蒙古的纯正羔羊肉
肉质细腻肥妹不带一点膻味儿
两肥三瘦的“黄金比例”
羊肉的鲜香和孜然的完美搭配
如果能敞开肚皮吃
绝对是可以撸上五六七八九十串~
保准你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如果烤羊肉串你吃腻了
这里还有一种藏在巷子里的老味道
炸羊肉串
2
熏肉熟食
如今新奇的美食层出不穷
但仍有一些流传已久的老字号
宽巷子里的熏肉熟食
是老呼市人的心头好
当年在归化城
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开锅揭香”
意思是酱牛肉煮熟了
一揭开锅盖
整条街都是香的
一锅熬了百年的老汤
几代人的传承和精益求精
让看似普通平常的酱牛肉
誉满青城
优质酱牛肉色泽酱红
油润光亮
肌肉中的少量牛筋色黄而透明
酱香浓郁,不硬不柴
软烂Q弹,口感丰厚
是最好的味蕾体验
3
糕 点
呼和浩特的美食五花八门
以前总偏爱西式的面包蛋糕
但在网红甜品店
般扎堆出现的今天
那些老式面包
不禁让人开始回味
一间小铺
简单的玻璃柜台
几乎没什么装修
就连糕点都放在
毫不起眼的木质托盘里
这些老式糕点
所透露出的简单和淳朴
却是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没有添加剂的味道
最简单的小面包
鸡蛋的香味混合着奶香
每一口都是真材实料的感觉
有的老顾客吃了几十年
认的就是这个味儿!
4
呼和浩特焙子
呼和浩特焙子在旧城
旧城焙子在宽巷子
只有呼和浩特人才能懂
它对本地人新的一天有多重要
刚出炉的焙子
外干脆 内暄软
有浓浓的小麦香
既有形状不一的
圆焙子、方焙子、三角焙子
和牛舌形焙子
也有口味不一的白焙子
咸焙子和甜焙子
口感好 价格也亲民
一口咬下去特别扎实
5
粽子 凉糕
提起宽巷子的粽子
估计住在呼和浩特的人们
没有不知道的
尤其到端午节的时候
抢购粽子的人那才叫个多
凉糕虽没有粽叶的加持
口感更添绵粘、香甜
拥有了一批
忠实的“凉糕党”粉丝
搭配各式干果、馅料
或搭配上玫瑰酱或糖稀
无论哪种吃法
都是直击内心的凉爽与甜糯
吃着晾凉的香甜的凉糕
夏日的清凉气息瞬间拉满
6
稍麦 羊杂碎
来到呼市
大名鼎鼎的“美食三剑客”
稍麦、羊杂和焙子
真的不得不试
传统的稍麦
羔羊肉配上大葱做馅
稍麦皮擀得尽可能薄
上笼蒸熟后
顶端蓬松如花
形如石榴
馅多皮薄
透亮十足
皮薄又充满汤汁
这儿的稍麦都是现包的
采用纯正的内蒙古羊肉
稍麦的褶子很薄
咬开没有多余的油
不膻不腻 口味很地道
油煎的稍麦别具一番风味
刚端上桌的羊杂满满一碗
羊杂碎上裹满辣油
再往碗里撒一撮香菜
往嘴里呼噜一大口
鲜汤伴着羊杂
肆意触碰着每一处味蕾
鲜咸香辣 直呼痛快
现代人的幸福很简单
一口美食
便将我们与这座城市
牢牢连结
正所谓
没有什么烦心事
是逛一圈美食街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
那就再逛一圈
下班了~
走起!
编辑/张鑫宇
责任编辑/玮琦 佩宣
审核/张瑾 永丽
监制/弓春伟 王玉甫
总监制/贾杰
图片来源/青橙融媒 魅力回民区 网友@浩子 @视听青城
声明/转载注明来源于奔腾融媒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